查看原文
其他

(精华版)陈鸣等|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机制与经验证据

CUEBJOURNAL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24-02-05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22年第6期

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机制与经验证据

作者简介

陈鸣(1977—),男,南华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副教授;陈峰(1995—),男,南华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廖世伟(1998—),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

利用2008—2019年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空间经济学为理论框架,综合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准回归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存在空间正相关性。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在运用双重差分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处理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长期效应高于短期效应,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空间溢出效应比中西部地区更强。中介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支付工具与信贷平台创新是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村经济的重要渠道。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农村经济增长;空间溢出;中介效应;双重差分法

❖ 自2022年5月18日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正式启用中国知网的“腾云”期刊协同采编系统,投稿请前往:

https://sdjm.cbpt.cnki.net

一、问题提出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发展乡村普惠金融,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成为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重点任务。数字普惠金融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了优质便捷以及低成本的金融服务,凭借大数据、云服务等通信技术,有效扩大了金融覆盖范围,缓解了金融排斥现象,迅速成为农村金融发展新的重要形式和途径。那么,数字普惠金融是否能够破解传统农村金融难以内生化成长的困局?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不同农村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有何差异?其是通过何种作用机制与途径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二、创新之处关于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但有几点有待进一步探讨:一是已有研究多集中于传统普惠金融,鲜有研究深入分析数字普惠金融的空间溢出机制与传导渠道,此外,关于空间外溢效应的异质性问题也缺乏更为精准细致的研究;二是随着空间经济联系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金融要素不仅有利于促进本地资金融通和经济发展,而且具有较为明显的正外部性与外溢效应,忽视数字普惠金融的空间效应,可能造成有偏估计和对现实的解释存在偏差。基于此,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包括:第一,构建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并对其空间效应展开探索,丰富了已有研究;第二,综合运用空间计量、中介效应模型、双重差分等方法,着眼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何种途径影响农村经济增长这一问题,验证了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机制与路径;第三,在处理内生性与稳健性问题时,采取了平行趋势检验、替换变量、调整样本范围等多种途径,一定程度确保了结论的稳健性。三、结论与政策建议在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改革的战略背景下,如何发挥数字普惠金融支农兴农的作用,既是学术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政府未来长期施政的重点方向。近年来数字普惠金融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否如政策所期和理论所述对农村经济增长做出了应有贡献值得仔细研究。本文得出了如下结论:第一,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业增产增收息息相关,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利于农村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第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空间外溢效应。数字普惠金融不仅能促进本区域经济增长,还能带动相邻地区经济发展,且其长期作用效果高于短期作用效果;第三,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特征。不论是促进本地经济的直接效应,还是促进周边地区经济的间接效应,东部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其影响效应均高于中西部地区;第四,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可以通过支付创新渠道与信贷创新渠道两条路径传导,二者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存在明显的中介效应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大力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存在显著促进效应,然而,目前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与城市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因此,政府应将持续加大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投资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手段,重点围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加大投入力度,如农村地区数字化设施建设以及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素养培训教育等领域,打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根基,以发挥其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第二,确保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政策的延续性,充分发挥区域空间溢出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应从中央政府层面引导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提质增效,加强顶层设计,有序扩大普惠金融试点城市范围,以便充分发挥普惠金融试点城市对周围农村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同时加强与其他相邻城市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强化区域间金融要素自由流动的平台和渠道,以促进金融知识、技术的溢出,保证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持续发挥对农村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增长。同时,数字普惠金融的长期效应优于短期效应,这就要求各级政府精心谋划,从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供需领域、发展现状以及资源禀赋条件等方面出发,制定和出台农村数字普惠金融长期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细则,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监管体系,使数字普惠金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具有连续性,从而破除金融信息和资源向农村流入的政策、制度和技术性障碍,引导金融要素流入农村信息化基础建设、农村电商等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从而提高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第三,实行差别化、动态化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战略。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空间溢出效应比中西部地区更突出。因此,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在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时应各有侧重点。东部农村地区应注重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攻关,充分发挥“示范效应”和“聚集效应”,引导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较好的产业向中西部农村地区转移,推动中西部农村地区传统涉农产业与数字经济相融合;中西部地区则应加快布局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大数据、云服务、区块链以及5G技术等应用,通过降低数字经济使用门槛、加大数字金融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等政策扶持措施加快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速度,以逐步缩小与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差距,培育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极,从而构建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经济协同增长的长效机制。第四,强化创新激励,提升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水平。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可以通过支付创新渠道与信贷创新渠道实现。因此,政府和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要强化创新激励,并通过提供延期支付、抵押品支付等服务促进支付渠道创新,以及开发推出“金融+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创业贷”“惠农贷”等融资模式和产品来实现信贷渠道创新,持续不断地提升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水平,从而提高农村地区数字化支付意愿以及多渠道融资能力,最终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全文刊发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2年第6期第14—27页。

 ※ 阅读提示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电子期刊已上线,敬请扫码体验!

往期回顾

· 2022年第1期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3期

· 2022年第4期

· 2022年第5期

· 2022年第6期


欢迎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精华版)陈鸣等|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机制与经验证据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